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后八

邹城司法:“法治小区”促和谐: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将法治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4-07-31 11:52:38     来源:后八里沟村山东鑫琦集团    浏览量:72

      今年以来,邹城市以承担济宁试点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将“法治小区”建设作为提升居民群众“识法明理”法治素养的有力抓手,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融入小区,完善小区依法治理工作机制,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律服务阵地,营造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让我们一起走进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共同倾听他们的“法治故事”。

      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因距老县城八里路、地处丘陵地带而得名,过去是出名的穷村、乱村、落后村。2005年以来,新的一届村级班子以民主法治创建为抓手,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孝善文化暖心,以红色文化聚心,以法治文化强心,坚持三治融合,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规范有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015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推行“三治”模式,提升群众法治理念

      为了将依法治村新理念全面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后八里沟村在制定《村规民约》过程中,注重群众监督的可行性研究,将村规民约内容涵盖两委班子以及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的履职目标、责任追究等,将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群体,完全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网格员活动,把是否贴心服务、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维护集体利益、带头站岗巡逻、遵守文明规定等作为依法治村的主要内容,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深化法治教育,筑牢持续发展根基

    《鑫琦之声》是后八里沟村自己的“村报”,每期都会开辟专门的法治栏目对社区居民进行法治教育。
      社区还开办了村民夜校,法治带头人定期给社区居民讲解上级政策、法律法规,带动了党员和村民代表学法讲法的热情,纷纷分享身边的法治小故事和自己的所学所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村里不仅有广播站每周播放不重样地法治宣传稿件,还有一条集法治元素和休闲元素为一体的法治长廊,使法治观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中,为群众营造出门见法、休闲学法的良好氛围。

实行一网融合,依法依规化解各类矛盾

      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的组长均由社区法治带头人担任,他们将下辖的村民网格作为普法、用法的主阵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网格员不能解决的问题,邀请村法律顾问上门服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多年来,后八里沟村持续加强改进群众议事工作,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依法治理平台,推动普法工作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融入乡村基层治理、融入社会法治实践,有力推动了“村民服务村民、村民管理村民、村民教育村民、村民影响村民”的民主法治治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