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照进山东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宋伟已经穿戴整齐,笔直地站立在国旗杆前,等待升旗仪式开始。
作为村党委书记、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伟记不清多少次参加过升旗仪式。每当鲜红的五星红旗升起,他和村民们一起行注目礼、高唱国歌,内心特别激动。后八里沟村是真的富了:富口袋,也富脑袋;物质富,精神也富。
任谁都想不到,身材微胖、头发花白,早早来到国旗杆前的“和蔼老头儿”宋伟,出生于1975年。
在他的带领下,后八里沟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从“一穷二白”到“未来可期”、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富裕”的转变。
1992年冬,穿上新军装、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宋伟心里乐开了花,终于实现儿时当兵的梦想。在火热的军营,他不怕苦不怕累,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比武竞赛、抗洪抢险,样样冲在前面。
军旅4年,宋伟立功受奖,还入了党。1996年,宋伟退役回乡。他走街串巷收过废品,在饭店端过盘子洗过碗,在建筑工地认老师学木工做泥瓦匠,一步步成长为技术能手、项目经理,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和物业公司,过上安稳幸福的小日子。
2004年冬,村民和党组织动员宋伟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宋伟毫不犹豫,决定挑起后八里沟村党支部书记这副担子,带领乡亲们干出个样子。
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第3天,宋伟就“撤”了大哥的“职”——大哥是村里的会计。大哥很委屈,问他:“我当会计这些年,清清爽爽,没犯过错误,你凭啥把我拿下来?”宋伟只说了两个字:“避嫌!”
麦田是粮田,三嫂在麦田里栽的300多棵树苗,一夜之间被宋伟拔得干干净净。他还对村干部立下规矩:不准村干部到村民家里喝酒吃饭、不准参与牌局、不准多占集体土地农具……
一系列无私的举措,让乡亲们看到宋伟为民谋利的赤子之心。
一把电水壶、一副破桌椅、一个手电筒、一本记着欠账20万元的旧账簿、一个破败的村委会院子,就是当初后八里沟村的全部家当。宋伟看到,村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村民渴望共同富裕的想法是一致的,思想上有凝聚力。
要想富,先修路。当时,村里路不好走,宋伟拿出自己多年做生意挣下的350万元用来修路、建水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还四处筹措资金创办酱菜厂、水泥预制件厂。不到3年时间,村办企业创收260多万元,不仅还清20万元历史欠款,还为15户“五保”老人建设新住房。后来,512户村民全部搬进楼房。
2017年,后八里沟村率先在全省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宋伟主动放弃应获得的收益分红和股权,全部捐献给村民和员工。
在宋伟无私奉献、敢拼敢闯的精神感召下,村民对集体发展的未来有着满满的期待。
“今天再晚,也比明天早。”这是宋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状态的生动写照。经常熬夜工作,铁打的身体也熬不住。在一次持续很长时间的感冒发烧后,宋伟经常头痛,并伴有眩晕、耳鸣等,可他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右耳几乎听不到声音,头痛无法忍受,他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去了医院,最终被确诊为脑脊液耳漏。
在医院接受开颅手术前,宋伟开着手机免提,把工作一样一样安排好。他说:“这次我要是下不了手术台,你们一定要继续干下去。我倒了,村‘两委’班子不能倒,咱村的靠山不能倒!”听着他交代“后事”,许多人哽咽流泪。
村里每年都会组织青少年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研学,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村里青年积极参军入伍,投身到报效国家的队伍中。今年春节,刚入伍的青年宋文熙给宋伟发来拜年短信: “战友们聊天时,大家都会说起自己的家乡,这也是我最开心最自豪的时候。”
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传承老兵的力量。在宋伟的推动下,村里建起退役军人服务站。军人军属在后八里沟村有了一个温馨的“家”,退役军人在这里优先就业,现役军人父母子女在这里优先照顾。每次为烈士父母送“孝心”,站在烈士遗像前,端详他们年轻的面孔,宋伟含泪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
解放军报: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
发布时间:2023-05-06 16:46:53 来源:后八里沟村山东鑫琦集团 浏览量: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