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铸辉煌
——记全国最美退役军人、邹城市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宋伟
十六年前,后八里沟村是脏乱差穷的落后村,村民外出都不愿说是后八里沟村人。十六年后,曾经令人辛酸的画面一去不返。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广场公园,如诗如画的村容村貌,不但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功能体系,又透着别具一格的田园温馨,成为闻名遐迩的富裕村、文明村。村民们说,能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幸福生活,得益于他们村有一位好带头人——党委书记宋伟。
军营锤炼 艰苦创业
1992年冬天,18岁的宋伟穿上军装,实现了少年的从军梦想。在火热的军营里,宋伟不怕苦,不怕累,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抗洪抢险,样样冲在前面,处处表现突出。军旅4年,先后荣立三等功,优秀士兵等多项荣誉,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宋伟光荣退役,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一踏进村子,映入眼帘的却是四年前影像的重复:破烂不堪的村子,坑坑洼洼的土路,臭气熏天的水沟,随处可见的垃圾……村里人三一群两一簇,有的蹲在墙根儿晒太阳,有的凑在一堆儿扯闲话,还有的喝得东倒西歪,在村子里胡言乱语。四年来在宋伟心中始终酝酿的一个心愿,就在踏进村子的这一刻,再次迸发出来:“军旅生涯给了我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从懵懂少年变成钢筋铁骨的汉子!我要用我的力量,脱贫致富,彻底改变贫穷面貌!”他首先选择了打拼创业。从走街串巷捡破烂收废品,到去饭店端菜扫地刷厕所,再到工地搬砖和泥推小车,经过八年的艰辛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和物业公司,在城里买了楼房,在村里为父母盖起别墅,有了几百万元的积蓄,从白手起家的退伍兵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小老板。小有成就的宋伟,每次回村时,看着村里的一切,内心便感到疼痛和不安:“我现在富了,可乡亲们的日子还没变样,我是部队培养出来的老兵,是共产党员,我不能坐视不管!”
勇挑重担 脱贫致富
2004年冬天,宋伟迎来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转折。老家的村民和党员代表来到城里,向他诉说生活现状,希望他能回村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看着乡亲们被寒风冻红的脸颊,寒酸的衣着,眼中的期盼,宋伟的心海再次波澜起伏,无法平静。他想起党委领导对他说的话,希望他回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下定决心,听从组织召唤,无论多苦多难,都要坚定地走下去,他从城里重新搬回了村里。同年十二月,村里换届选举。在村里人的期待中,三十岁的宋伟高票当选村主任,并被党组织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千斤重担。
宋伟深知,人心齐泰山移,要想强强支部,赢得人心,让村民信服,就得公平公正,不循私情,不怕得罪人,敢啃硬骨头,只要村干部行得正站得直,党支部就有凝聚力战斗力。他撤换了一直在村里当会计的大哥,大哥感到委屈,理直气壮地问:“我当会计这些年,不贪不占不拿,没犯错误,没干任何见不得人的勾当,你凭啥把我拿下来?你给我说清楚!”宋伟只说了两个字:“避嫌!”同样身为党员的大哥顿时默然无语。三嫂违反规定在麦田里栽了300多棵树苗,宋伟一夜之间给她拔得干干净净,气得三嫂两天没吃饭。宋伟坚定地说:“我当村干部,得先把自家的人管好,才能管别人!”在他的带动引领下,两委成员也迅速整改了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村里有人打牌赌博,好吃懒做,铺张浪费,喝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现象,宋伟和两委成员分头靠上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渐扭转了他们的不良习气。从此,再也没人敢违反村两委的规章制度,村子的各项管理开始走上正轨。
随后,宋伟和两委成员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与党员、老人以及在外经商的个体户小老板和技术能人等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听取建议,逐步摸清了村里的具体情况,确定以“党建统领、孝德育人、产业惠民”为发展理念,把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改造作为重点。看着村里坑洼遍布的土路,看着村集体近20万的欠债,看着上届村委留下的一把烧水壶和一个手电筒,宋伟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让村民集资修路是绝对不可能的。他自己垫资,又四处筹集资金,硬化街道,安装路灯,栽植苗木,拓宽河道,加固河堤,整修水渠,栽种速生杨,绿化荒滩丘陵。接着建起纯净水厂,免费向村民供水。为村民改建了水冲式厕所,改善了村内外环境,在村西建了一座大型蓄水库。把自己辛苦多年创建的建筑公司和物业公司全部无偿转给村里。
经过多方论证,宋伟和两委成员研究确定了发展路子:要让全村富起来,产业是根本保障,必须得有村集体企业。2006年,创办了酱菜厂,水泥预制件厂,收获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一桶金”。2007年,村集体投资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随着企业的运营发展,集体收入当年就突破百万元大关。2008年,市里加快“城中村”改造政策一出台,宋伟知道村庄大发展的机遇来了,退村建楼,既节约土地,又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缩小贫富差距,还能进军房地产领域,利润抵扣工程款的同时,还能发展集体经济。他马上带两委成员对全村进行宣传,第一时间向市政府递交了整体搬迁改造报告。在全村人的盼望中,宋伟以自己多年的人脉资源,多方筹措2亿元,24栋新楼破土动工。11个月后,24栋居民楼建设完工,房屋装修,安装家电,水电气暖物业费等,均由集体负责。不到7天,512户村民全部搬进新楼房,成为全市第一个当年建设当年入住而且是免费入住的新农村改造典型。
全村顺利搬迁后,让全村富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彻底甩掉穷帽子,成为宋伟的头等大事。看着旧村节约出来的近400亩土地,宋伟知道,土地资源不可再生,寸土寸金,极其珍贵,是全村下步发展的最好空间。宋伟带班子成员多方借款,持续跟进,建设福邸商业住宅小区,走向房地产市场销售。经过100天苦干,建成鑫琦农贸大市场。2012年,集体投资注册成立山东鑫琦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实行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宋伟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干部村民群策群力,同甘共苦,村集体企业经营发展有条不紊。
宋伟深知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全局。他和村两委带领村民代表走出去看,向先进学,先后到国外国内多个知名企业和单位参观学习,让大家开眼界长见识找差距,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2012年,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村级党委。充分发挥村子的地理位置优势,进行集团化发展,注册成立了鑫琦集团,形成教育科技、中医康养、文化旅游、建筑地产、商贸物流等9大产业并举的多元新格局,分公司开到了北京和海南,村经济实现滚雪球式的发展。2022年,当年负债20万元的村庄成为拥有集体固定资产60亿元的新农村建设典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华孝善模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综合发展 共建共享
生产发展了,经济搞活了,宋伟把提高全村的大局意识,思维层次,综合素质,文明程度,幸福指数摆到了重要位置。他带村两委组织讨论,结合村子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各种制度,陆续成立了村民演出队,红白理事会,拥军服务队,道德宣教小组,村民夜校等组织,为家家户户安装了学习宣传小广播,在主要街道设立了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国防教育,移风易俗,陋习曝光等项目繁多的宣传栏。定期组织“十大孝星”“优秀党员”“道德模范”“进步村民”“优秀退伍老兵”“书香家庭”“孝善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评比表彰。经常走访慰问老党员,烈军属,抗战老兵,伤残军人,现役军人。村集体制作了《孝德歌》。建成文明大讲堂,大剧院,村民健身之家,大型图书室,配备电脑的电子阅览室,营造了学习教育和激励奖惩的浓厚氛围。村里通上了公交车,方便了村民出行。成立全市第一个村级武装部,开展应急抢险,值班巡逻。
村民购书报销,年终领取红利,父母领工资,就业待遇高,家门口有合办学校,村里老人享受的待遇更是令人夸赞,购物卡,零花钱,保健敬老金,过寿有百叟宴,洗浴理发保健查体全部免费……一项项福利远近闻名,令人眼馋。尤其是成立鑫琦集团后,无论是本村村民还是外来聘用员工,配车配房配股,保险福利补贴,参观旅游免费……
村子富了,村民笑了,日子美了,宋伟依旧保持一颗滚烫的赤诚初心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带领村民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他说:“人的一生不在于你活多长时间,而在于你能做多少有益于别人的事情。”集体出资设立山东首家“鑫琦集团精准扶贫救助基金”,投资建设村孝善文化传承教育广场,制作古今孝善文化长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展板,铸造全国最高的毛主席铜站像,成为开展党建工作的新阵地。出资建设党史村史教育展览馆等,每年用于各类社会公益和慈善救助资金800多万元。
逢年过节,重大节日,宋伟带领全村升国旗,唱国歌,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讲述爱党爱国爱军故事……村子里处处红旗招展,歌声飞扬,充盈着扛红旗,争第一,当先进,做模范,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新气息正能量。
无私奉献 全心为民
2009年,市里决定从优秀党支部书记中考选录用公务员,宋伟的名字排在选拔名单之中。令人没想到的是,宋伟却向党委递交了一封《关于我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说明》,言辞恳切,字字真诚,表达了村子建设刚起步,各项发展任务重,自己不能为了个人升迁进步把村子就此搁到坎上,为了父老乡亲,自己无怨无悔。消息一传出,全村顿时像炸了锅。有人为他感到惋惜,宋伟平静地说:“我个人的得失与全村人的幸福相比,算不了什么,孰轻孰重,何去何从,我心里有数。”
长期的忙碌劳累,透支了宋伟的身体。2016年,宋伟患了脑脊液耳漏,转到了北京同仁医院,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进手术室之前,宋伟开着手机免提,先把工作一样一样安排好,接着说:“这次我要是没了,你们一定要继续干下去,我倒了,村两委班子不能倒,咱村的靠山不能倒!”听着他像交代后事一样的叮嘱,在场的人不禁泪流满面。在村里人的牵挂中,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手术,宋伟终于转危为安。住院第7天,宋伟不顾医生劝阻,硬是坚持出了院,他惦记的事太多了,在他心里,个人的安危远远没有村庄发展,集体建设更重要。同年,村里与北京大学教育集团合作,建成全市第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部为一体的高品质寄宿制学校,采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教学,受到多方赞赏。
2017年,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宋伟带领全村在全市率先实施股份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从35亿资产中拿出12亿,为全体村民和员工配发股份,每户村民平均分得原始股金400-500万元,实现了村民变股民,家家有分红的历史转变,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这时,宋伟做出第二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将自己应得的10多亿元股权权益和股权全部无条件捐赠给了全体村民,自己和大家一样,只按贡献股领取分红,成为广为传颂的美谈。宋伟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省十大退役创业标兵”“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十大孝善人物”等荣誉称号。
“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拿不到第一就是落后”。这是宋伟的左右铭。他思考着,谋划着,忙碌着,夜以继日,饱含深情,始终迈着军人的步伐向前走着。他忘记了自己一年内已做了两次头部手术,忘记了医生的再三告诫,忘记了重重叠叠的功勋和荣耀,他只记得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记得肩负的重任,只记得对村民的承诺,只记得自己是共产党员,是永远的老兵!(通讯员:洪义 刘琴)
链接:http://www.aijinan.com.cn/sharepage/content.html?id=823148&cati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