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宋伟

他,把老百姓看作是天,放弃城里生活回村带民致富,打拼出资产40亿元的“全国文明村”;他,把自己的建筑公司无偿捐献给村里,带领村民跨入幸福乡村之列;他,把爱国拥军作为职责和本分,用大爱和奉献唱响尚武强兵的赞歌。他,就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宋伟。

1992年12月,18岁的宋伟成为梅河口某坦克部队的一员。4年的军旅生涯,历经通讯员、驾驶员、通讯班长、首长公务员等岗位,他行行干得精,岗岗过得硬。当兵第一年,就担任班长,成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光荣加入党组织。
1996年12月,宋伟带着“优秀士兵”和“三等功”喜报退伍返乡。经战友介绍,他到邹城市宏达建筑公司餐厅工作,并逐步对建筑业有了认识和了解。“到建筑业闯一闯”的想法驱使他做出果断的决定。在邹城宏达建筑公司经理的帮助下,他克服困难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建筑队,并担任宏达建筑公司项目部经理。随后的6年时间里,宋伟凭借良好的实力和信誉,在建筑业站稳了脚跟,公司员工迅速发展到200余人,固定资产达到500万元。2004年,他又注册成立住融物业公司,经济实力逐渐强大,在市内建筑业有了名气,站稳了脚跟。
2004年冬天,后八里沟村两委换届,父亲的一句话,让他卷起铺盖回了家:“后八里沟再落后,也是咱们的家,一人富不算富,让大伙儿都富了才是真本事!”这一年,宋伟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成为全市第一个由城里回农村的创业者:“后八里沟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都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牢记宗旨,重信守诺,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表率就是担当,行动就是引领。”宋伟上任后第一脚就是立规矩、正风气。他亲自拿米尺给村干量地,要求村干部把多种的地退还给村里;禁止村干部参与牌局,不许在家里设酒场搞小圈子;不利用职权损公谋私……为避嫌,他让自己的亲哥辞去干了多年的村会计职务;为清理耕地乱种树现象,他亲自上阵,连夜拨掉了自己三哥家两亩地里的树苗。他出资修路、绿化、安装路灯、垒筑河堰……一件件实事好事,让宋伟亲民、为民的形象在乡亲们的心里“扎了根”。
大火烧的接二连三,村委会和支部班子成员也走马灯一样,很快换了个遍。大学生干部、复退军人、企业家……宋伟尽力让村两委变得“丰富多彩”,而且毫无壁垒。
要想富,先修路。宋伟把改变后八里沟村落后面貌的“点”聚焦到修路上。当时,村里欠债20多万元,讨债者络绎不绝。而硬化村里的这条路需要40万元,钱从何来?看到大家信任的目光,宋伟主动拿出40万元的流动资金硬化道路。1个月后,一个新村面貌呈现的大家眼前。
路通了,心齐了,村民个个有了精气神。退休教师宋光化感慨地说:“后八里沟由宋伟掌舵,俺村算是有希望了!”

一个富不算富,带领大家共富才是党的好干部。为了加快村民的致富步伐,2006年,宋伟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企业——酱菜厂,村里近30名村民成了工人。紧接着,他们通过贷款、入股等形式,以滚雪球般的投资建起了水泥预制件厂、金属制品厂,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当年,后八里沟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
2007年,邹城市出台“城中村”改造政策,宋伟审时度势,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到改造项目。“当时也没想到,正是城中村改造,让我村挤上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想起当初的抉择,宋伟深感庆幸。
新农村改造,村民大都不情愿拆迁。宋伟逐门逐户上门做工作,承诺村民住楼不用花一分钱,并免费安装配备厨具、家具等生活用品,让大伙儿拎包入住。为了兑现诺言,他自掏腰包300万元,又发动村民筹款400万元,筹到了启动资金。拆迁中,他主动带头拆掉自家在2004年花费50万元建成村中最好的小别墅。看到宋伟的举动,全村512户村民仅用一周时间全部拆迁完毕。
当年11月,新建小区全面竣工。全村512户村民不花一分钱,高兴地拎包入住,成为全市第一个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入住、整体免费搬迁的新农村。2009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后八里沟村筹资成立了山东鑫琦实业有限公司,实行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宋伟将旧村改造腾出来的400亩土地,以招拍挂的形式开发房地产项目,所得利润全部给村民配股,人均配股12857元,村民变成年年领红利的股民。
2012年,后八里沟村成立全市第一个村级党委,宋伟担任党委书记。宋伟对集体经济发展做出调整,整合资金3亿元成立鑫琦集团,下设房地产、商贸、物流等7个经济实体。到2019年年底,全村固定资产达到40亿元。经济平台为村民提供了就业舞台,村民只要有就业意愿,全部有活干、有事做,工资福利有保障。
2017年,村里实行股份制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拿出资产中的12亿,为全体村民和员工配发股份,平均每户家庭分到股值400多万元,实现了人人是股民,年年有分红。
2014年底,宋伟经常感到头痛耳鸣,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顾得上去医院检查,直到2016年6月,他的右耳严重失聪,诊断为脑脊液耳漏,他才辗转到北京做手术,术后第七天,他便不顾医瞩跑回了工地。2017年3月,村里投资15亿元建设的商业综合体鑫琦国际广场开业时,宋伟再次走上了手术台……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宋伟深刻认识到,只顾低头发展经济,很难取得长远发展。如果要革新,就必须要有能够革新的人才。为了从层次上得到更大的提升,按照人才引进的理念,宋伟以独到的慧眼,积极引进各类大学生,通过招才引智参与村企管理,推动后八里沟村向纵深发展。后八里沟村规定,外来大学生与村民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工作满两年就配股、 配车、配房。党委5名成员4名是外聘大学生,党委委员金慧还是村企鑫琦集团董事长,一名会计专业的专科生如今已是鑫琦集团的财务总监。2018年,两名工作突出的员工分别获赠50万元的汽车一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今的后八里沟村,不仅家家富裕,户户文明,还是闻名全国的“孝善村”。多年来,村里始终坚持以孝治村、以善治村、以德治村的理念,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进行重点整治。2008年,村里成立道德宣教小组、红白事监管小组,积极树正气、除歪风、倡孝道、重教子,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新风尚。孝贤广场和孝贤文化街的壁栏里,张贴着24孝图,旁边的专栏就是村民孝善爱亲模范家庭的图片故事。
以人格魅力感召人,以人文关怀感动人。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村里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凡是与父母同住的,分房时优先挑选。每月的第一天,村里定时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价值300元的营养品和生活用品,定期给老人发放洗浴、理发和保健票,年底还发放5000元的敬老金;每逢九九重阳节,全村的老人都到文体广场看大戏、领新衣,参加“百叟宴”;老人每月免费查体一次;60岁以上老人都有生日喜礼,平均每人每次5000元,让老人安享晚年。村里每年用于老人生活保健的资金达600多万元。
退休干部宋长梅欣喜地说:“我们老人在后八里沟村活得有尊严、有面子,这都是托了宋伟的福啊!”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就要怀着深厚感情,用孝心爱心反哺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尽己所能,让全村家家户户都来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2017年,村里创建“中华孝善模范村”,划出近200亩土地建成孝善文化广场,树起了孝善村牌坊。对每月评选出来的孝老爱亲模范、五好家庭、优秀党员,都张贴在孝善广场和每个楼道口,村报《鑫琦之声》开设晒家风、亮家训专栏,营造孝爱氛围;村里创作了村歌《孝德歌》,村民在传唱、学唱中升华孝道文化;创建了“孝善微信群”,要求村民在微信群晾晒孝老爱亲图片,还将孝善图片全部做成精美的相册,下发给每一个家庭,传承孝善正能量;每年八一、春节期间,村里都组织“好婆婆、好儿媳、好军嫂、兵妈妈”评选,让她们上讲台、讲故事,给他们戴红花、颁奖品,让新风正气吹遍角角落落。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近年来,村里用于社会慈善和扶贫资金达3000万元。2015年,村里一次出资1000万元,设立山东省首家精准扶贫救助资金;出资60万元,成立邹城市扶贫基金会;捐款400万元,支持省老龄事业促进会。
2017年10月12日,后八里沟村在山东卫视举办了全省首届“孝行齐鲁 大爱山东”重阳节公益晚会。晚会上,宋伟作为全省第十二届孝星,带领所有孝星宣读了《孝道倡议书》。

(四)
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宋伟深刻认识到,先进文化是保障村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脑袋富有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宋伟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实现了同兴共赢。
“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盖房、修路、建公园等,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才是滋养新型农民的精神之钙。”基于这一认识,后八里沟村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服务中心、文体广场,服务中心设图书室、棋牌室、书画室、舞蹈房等阵地;投资70万元,为每个家庭配发了价值1500元的书橱,要求每户居民每年购买30至50本书籍,村里统一补贴80%的购书款;村里适时购买《十九大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用先进理论武装村民头脑。村民宋光泗购买了《世界通史》《论语》等几十本名著,花费4000元,村里按书籍标价给予补助,他没花自己一分钱。老宋高兴地说:“这是激励村民多读好书、提升素养的一种手段,从这方面看得出宋书记的良苦用心。”
用优秀文化影响人、塑造人。宋伟将村里有着400年历史、几近失传的民间剧种《阴阳板》,重新挖掘、整理、排练,参加省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里定期举办楹联讲座,形成了浓厚的楹联文化,被山东省艺术家协会命名为省级楹联教育基地,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村”。秧歌队、舞狮队等文艺团队,则让村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至要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每年六一儿童节和元旦,是村里考核读书评星日,对每年阅读30本以上,并能熟练掌握内容要点的村民和孩子,授予“鑫琦阅读之星”“鑫琦阅读童星”,分别给予500至1000元的购书卡或运动器材奖励。通过开展读书评比活动,让村民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人人爱读书,家家飘书香”的喜人局面。村里每年还组织村民和学生分批到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文化,增长智慧。对考入各类院校的大学生,发放8000-20000元的奖学金。
2007年,宋伟倡议开办的“村民夜校”开班,聘请3名退休教师定时上课,讲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传统文化等内容,18至70岁的村民按月轮训,严格考勤,每一位“学生”都有作业本,有老师的批注。去年开始,每个家庭还要出一名成员,上“夜校”时讲自家的正面故事,有老师打分作为年底考评依据;村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全天开放,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鑫琦之声》及时传达党的富民政策和村里的新闻;村民家中统一安装了小广播,定时播放新闻联播和村里的好人好事。宋伟幽默地说:“这些都是新型农民应该享受的文化待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裕后的后八里沟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新的生活理念,破除旧的和平积弊,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春节前,村里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3万平米的集党史教育、村庄发展、民俗文化、物业服务等为一体的为民服务中心,设置了300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室,党建及各项工作的服务室,30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和乡愁记忆馆,3000多平方米居民、村民健身娱乐的休闲馆,设有台球、乒乓球、电影院、KTV、中医保健、理发美容等公益服务,容纳600人的新时代文明大讲堂,同时设有国家标准舞台,可供各类大型晚会演出。给村民提供便利服务、文化学习场所的同时,让富裕起来的村民不忘党恩,增强了爱国意识,铭记村庄发展,畅想村庄未来。

(五)
宋伟常说:“我们村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的富民政策,更离不开军人的日夜守卫,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尊崇军人,关爱军属,支持国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落实的。从上任伊始,村里就与驻地公安消防大队和武警中队结成了共建对子,签订了共建公约。
2007年,村里就建起了双拥工作站,成立了双拥工作小组,设立了学习室、娱乐室、健身房。宋伟担任双拥工作联络员,带领40多名民兵双拥志愿者队伍坚持开展义务服务。一年四季,宋伟的口袋里都装有一个笔记本,上面都是军烈属、优抚对象的家庭情况,每到军烈属、转退军人过生日、过节日时,宋伟都带着班子成员走访看望。
2015年的一天夜里,现役军人宋晓刚的母亲得了急性胰腺炎,宋伟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当即发动车子,载着患者去了医院,及时办理住院手续。第二天,病人稳定后,宋伟又放下5000元钱才离开。
每年征兵期间,宋伟都及时和新兵谈心交心,鼓励他们安心服役,建功军营。现役军人宋昊感慨地说:“宋书记就是一面旗帜,给我们竖起了标杆,我们在部队不干出一番业绩,就没脸回到后八里沟村!”
15年来,村里先后有46名优秀青年入伍,有50余人次立功受奖。近年来,该村企业共接收各地的退伍军人210人,年人均收入六七万元。退伍军人宋子文由衷地说:“我们退伍军人在后八里沟村有地位、有优待,真切感受到了尊崇,我们打心里感谢宋书记!”
如今,后八里沟村100余栋居民楼整齐划一,宽敞明亮;数栋高档写字楼,矗立在村头,昂首召唤着宾朋的到来;占地130亩的商业街店铺林立,人流涌动;近200亩的孝善文化广场上鲜花盛开,设施齐全;投资15亿元的鑫琦国际商业综合体项目全部竣工;投资10亿元与北京大学联建的邹城市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2019年9月1日招生;投资5亿元的鑫琦中医药康养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后八里沟村为民服务中心项目和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项目,在今年7月份参加济宁市科学发展观评比活动,均进入前十名,被纳入济宁市重点民生项目。
“欲穷千里目,还需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个奋斗者的心声,也是一个追梦者的蝶变。近年来,宋伟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8年度中国双拥人物”“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而他带领下的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也摘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桂冠。崇高的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面对辖区1.6万名居民,宋伟感慨颇深:“唯以实干才不愧对大伙儿的信任,才不负党组织的深情厚望。”